请了一天假, 3月20号早晨7点多出发, 22号晚上回来. 三天开了约1000KM. 皖南的路修的超赞. 开车很过瘾.
美中不足的是赶上了沙尘暴, 空气通透度严重下降. 奇了怪了, 这沙尘暴能飘到这么南边来. 第二天下午以后空气开始慢慢好转. 不过很多出照片的场景都已经错过了. 我总算明白了有些人为啥一年跑那儿好几趟. 一来景色确实不错, 二来不同的时间到皖南有不同的感受, 三来拍一组好照片着实需要很好的运气.
在S同学的英明领导下, 第一天我们开了一整天的车. 不是因为路程长, 而是因为走错路了, 差点从芜湖一路向北… 中午时分, 一行人在手台里开始喊饿. 下高速, 在离目的地不远的汤口镇落脚吃中饭. 饭毕还在小镇上散了会步. 当时看到一家不错的茶叶店, 可惜没有买点带回来, 这个遗憾一直保留到现在. 后来三天的行程里再没路过茶叶店.
从汤口镇到歙县的路开始变得漂亮起来, 两边都是巍峨的高山, 而路就在山间弯弯曲曲地蔓延. 路上的车非常少. 开着音乐, 跟车队在其间穿梭, 别有味道.
如果用漂亮来形容汤口到歙县的路程, 那么歙县->霞坑->石潭的路就必须用惊艳来描述. 很难想象这么偏僻的地方, 路况竟然也不差. 比南京的补丁路好太多了.
由于出发前没有事先预订石潭的农家旅社, 到达石潭村时被那里的景象惊呆掉, 车辆在小村子的羊肠道里穿梭交织. 转个身异常困难. 下车问, 所有的农家都住满了人. 我们这20多人的大部队俨然没有半点落脚的地方, 满村子找电线杆子, 奢望能找到一两个老军医的电话号码, 以寻求庇护, 但是所有的尝试都失败鸟! 不光是石潭村, 连霞坑镇都爆满!! 车上没有一顶帐篷. 无语,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从石潭退了出来, 霞坑也不去了, 直接退回到了30多KM外的歙县…
原定的行程就此打乱.
既然不能上山, 就把第三天的新安江十里画廊移到了第二天, 国内的景点都一个德行, 收费狂高无比, 坐几公里的船收费60也就算了, 交完这60, 还必须交"门票"钱50块, 所谓"门票", 就是指上船后经过一道虚拟的门, 从而进入江面… 感情你们也搞虚拟化啊, 干! 超干!!
既来之, 则安之.
人多好办事, 我们干脆把一艘画舫给整租了下来, 不过, 可能是因为心疼银子, 江面上坐船的感觉一般般.
第二天下午再向虎山行. 又到了石潭村, 这次游客几乎绝迹, 赶回去上班了. haha. 整个村子都空了. 随便找个农家住下. 晚饭13个人一起吃, 农家菜, 现做. 150块一大桌. 住的是通铺. 这里的农舍都这样, 按床位收费, 一张床20块, 一个房间4张床. 有些房间是3张床且有电视机和洗手间, 号称豪华间, 一张床收费30块. 早饭一个人5块, 稀饭馒头管饱. 嗯, 让我想起了07年秋天跟T公司同事去塔川徒步也基本上是这么个玩法~
同屋有哥们鼾声如雷, 一夜没睡安稳. 第三天清早5点起来, 天色还是黑的. 匆匆吃过用剩饭+开水弄成的稀饭, 就往下汰山头上赶. 没想到的是, 爬了很久的山才觉得不对劲, 遇上一个农民, 他指着远方若隐若现的一个小山头, 悠悠地对我们说, 下汰在那里…
好吧.
爬到真正的下汰山头, 太阳已经半杆子高了. 晨雾没逮着. 却已然对山顶的风光产生了抗体, 审美疲劳了. 坐着看看下面的风景. 然后在一个不存在的网站上瞎叨叨两句, X同学回答说他正在办公室里欣赏外面的沙尘暴..
ok, 主线任务已经做完, 剩下一个可选任务, 去渔梁坝看看. 又是一个住着农民的小水坝. 让人倍感惊奇的是, 这个地方也修了一个门–收门票! wtf! 30块rmb! 台币故宫也只要120新台币而已啊! 一个古人修的小水坝居然要收30块!! 看看手表, 离返程还有一段时间, 又当了一次冤大头…
唠唠叨叨地把三天的行程讲完了. 下面开始贴照片!
路, 以及车队里的两辆车
俺的
其中的五辆(领导的斯巴鲁已经提前回去了)
路边的油菜花地
新安江十里画廊江面
很囧的房子
听了段黄梅戏
摇橹的农夫:
连墙上都种了油菜花..
石潭徒步了一段(空气的通透度实在不怎么地):
下汰山顶:
渔梁坝上
渔梁坝的灯笼也骗人
渔梁坝小镇上
原来你们也是二十多人大部队像小学生去春游啊~~ 冏